快速导航
 
 
“自媒体”并非不当非法言行的法外之地
发布时间:2023-08-09  

    “自媒体”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产物,人人都是“麦克风”,人人都有话语权,故“自媒体”容易呈现野蛮生长状态。比如,内容低俗,违背公序良俗,丧失道德底线;随心所欲、信口开河评议他人言行,带有“网暴”性质;或胡乱解读社会热点事件,片面曲解公共政策,挑动网民情绪、撕裂社会共识、污染网络生态;更有甚者,突破法律红线,造谣传谣、恶意炒作、假冒仿冒、违规营利等,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。

    为此,今年3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行动,集中整治“自媒体”造谣传谣、假冒仿冒、违规营利等乱象,破解“自媒体”信息内容失真、运营行为失度等深层次问题。此次,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“自媒体”管理的通知,要求严防假冒仿冒行为、强化资质认证展示、规范信息来源标注、加强信息真实性管理、加注虚构内容或争议信息标签、完善谣言标签功能、规范账号运营行为、严格违规行为处置、强化典型案例处置曝光等,可谓事无巨细。特别是对频繁蹭炒社会热点事件博取关注的“自媒体”永久禁止新增粉丝,情节严重的清空全量粉丝的举措,彰显了相关部门整治“自媒体”乱象的强大决心。

    各地网信部门要积极行动,加强常态化检查督查,督促各平台管好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,对责任缺失、问题严重的平台,运用经济手段甚至法律手段从严从重查处。加强部门联动,将平台排查梳理上报的“自媒体”违法犯罪线索,及时通报公安机关,严惩网络犯罪行为。强化宣传引导,及时发布违规违法典型案例,以警示“自媒体”运营者及其平台。对“自媒体”受众也要加以引导,让他们看清某些“自媒体”的真面目,增强自我辨别能力和抵制能力,不信不传不实信息。完善监管“自媒体”的法律法规,以便更好地打击违法违规行为。

    “自媒体”勃兴,平台无疑是受益者,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。要严格落实政策法规要求,对每个“自媒体”发布的内容长期从严把关;常态化深入自查自纠,坚决清理问题账号,从严从重处置屡教不改者。进一步完善“黑名单”制度,加强平台间的协同行动,绝不给被处置的问题账号用小号“重生”或跨平台“转世”的机会。完善“自媒体”注册、运营、关闭等环节管理细则,加强账号名称信息审核,从严审核认证材料,加注专业领域类型明确标识,以防无教育、司法、医疗卫生等领域资质的人假冒仿冒专业人士……做好行业秩序的维护者,推动“自媒体”发展行稳致远。

    “自媒体”运营者更要有基本的良知,不能唯经济利益是图而不择手段。在现代法治社会,公民一言一行均受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,“自媒体”看似是虚拟的,实质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有形工具,显然不能成为不当、非法言行的法外之地。每个“自媒体”运营者都要本着对网民负责、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发声出镜,加强网络内容建设,培育积极健康、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,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、滋养社会,做到正能量充沛、主旋律高昂,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。

 

来源:民主与法制时报

 
 
 
版权所有: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冀ICP备字10014572号 开发维护:大数据和网络中心
地址:唐山市曹妃甸大学城渤海大道25号 邮政编码:063299  电话:0315-8832094